新目标·新征程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目标·新征程】英才学院致力谱国际一流学术篇章 育拔尖创新精英人才
文:英才学院 图:英才学院 来源:英才学院 时间:2018-07-29 6367

  作为电子科技大学的“荣誉学院”,英才实验学院自2007年招收首届“成电英才计划”实验班学生,2009年成立英才实验学院,至今已有8届毕业生。作为学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试验田”,优秀的师资、一流的平台、丰富的学术资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和数理基础等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2018年初,英才实验学院对标学校“双一流”建设要求,结合学院四年目标任务,总结11年发展经验,积极谋划布局,凝心聚力发展,调研国内外名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做法,召开“成电英才计划”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改革工作推进研讨会、“成电英才计划”教学学术委员会、针对培养方案的多次专题研讨会、针对教师和毕业生以及在校学生的意见反馈会等,学院与各部门、各学院通力协作,做好“成电英才计划”的推进落实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助力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培养,继续做好人才培养改革“领头羊”和示范基地,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贡献。

11.png

党建为先,推进全方位协力育人

  学院始终将党建放在中心位置,党总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与教育教学中心任务紧密结合,将党建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起来,以党建引领学院建设。搭建“党建+”平台,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学院工作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党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开辟因势而新的育人阵地;“党建+三全育人”,打造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育人体系;“党建+学生社团”,搭建因事而化的载体平台,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师生共建支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把党员发展关,做好做实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继续开展“党员在行动”、“英才党员说”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2.png

  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为精英人才培养服好务,推进全方位协力育人。落实全员全程导师制,聘任长江学者、教学名师、课程首席教授等担任成长导师和科研导师,全院学生1:1配备导师,多渠道促进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导师的思想引领和专业指导;强化师德师风教风建设,强调“人人都是育人环境”,将专业教师思想教育内容列入教学考核和教学评价;充分发挥学长的助力作用,加强校友间互动,传承英才文化;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组建年级自我管理委员会、出国俱乐部、“成电菁英”英才分会等;成立家长委员会,组建家长群,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在育人中的合力作用。

深化改革,构建精英人才培养体系

  为深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学院将原“3+1”培养调整为“2+2”培养模式。前两年不分专业,在英才学院集中学习通识、数理和电子信息大类基础课程。第三年,学生在全校范围内任选专业和科研导师,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专业学习,并与研究生培养衔接。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为优秀学生个性的发挥、潜能的发掘提供广阔的空间。

  同时为适应学校理工深度融合的需要,本次人才培养机制调整在数理基础科学专业拓展了人工智能方向。通过严格的数理核心课程、数理基础要求高的人工智能方向课程学习,以及系统的工程实践和科研训练,使学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与人工智能理论基础,有能力在以数理为基础的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英才学院借鉴国内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大力推进工程实践创新项目系列挑战性课程建设,更加注重通识教育、交流表达与写作能力培养,科研训练贯穿四年。通过适度控制周学时和压缩学分,以支撑研究型教学;通过强化个性化指导,以保障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实施。

创新引领,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英才学院培养厚基础、重人文、跨学科,贯穿四年科研与创新能力的训练。2018届毕业生在学术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今年6月底,全年级共发表32篇高水平论文,包括ACMMM、NIPS、ICLR、ICML、IJCAI、ECCV、SIGKDD、SIGIR、ICC、IoT、TVT等一系列国际顶级会议或期刊。首次多媒体领域顶级会议ACMMM最佳论文奖被英才学院本科生获得,实现了学校的突破;首次突破了我校本科生在国际顶级期刊ICLR上发表论文。

  在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特殊培养计划的支持下,英才学院将学生的基础科研训练提前自大学二年级,进行两学年的基础科研训练,大学四年级完成综合科研训练。每个学生均全程配备科研导师,进入科研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训练。同时,学院鼓励并资助大四学生赴海外名校进行毕业年科研实习,最长可达一学年,以提升学生的国际学术视野。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术科研兴趣,学院自大学一年级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引》新生研讨课和《电路电子学基础创新实验》挑战性课程,2018年开始新增《人工智能导论》新生研讨课。聘请长江学者、首席教授等优质师资授课,通过亲身感知科研、体验学术研究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将传统讲授型被动式学习方式转变为研究型主动学习习惯。新生研讨课涵盖神经科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材料学等若干学科及交叉学科领域,以小班研讨、团队协作、互动研讨式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体验和了解电子信息及相关学科前沿,激励学术梦想。全新开设的《电路电子学基础创新实验》挑战性课程以认识电路、设计电路、创新应用为主线,通过大量的实践动手训练和挑战性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电子电路基本特性和原理、电子线路基本分析方法、电子电路分析及应用,初步建立电路综合应用设计能力。

33.png

整合资源,提升学生国际化水平

  学院围绕学校国际化战略,秉承“精心策划,积极开拓,认真布局,扎实推进”的思想,充分把握良好契机,进一步推动学生国际化发展。依托人才特区建设专项计划以及“撷英”国际交流资助计划,优化学生短期出国文化交流,提升短期出国项目质量,大力鼓励并资助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长期科研实习;继续实施“本科生海外名校科研实习计划”,每年选拔优秀学子赴海外名校进行为期6个月以上的科研实习,包括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全额资助学生参加国际高水平会议,开拓国际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术精英人才成长提供充足的创新空间。

  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双管齐下的国际化工作指导思想,与基础前沿研究院联合开办国际学堂,邀请海外著名高校知名专家给学生授课。实施“院友助力出国深造”计划,毕业百余位全球海外英才人,多对一指导学生规划出国深造,提供科研实习项目,推荐国外学校和导师;开展院友分享会“归来(Return)”,邀请海外学子现场分享出国经历,鼓励帮助更多的英才学子走向世界;举行微信讲座、QQ讲座,打破空间时间限制,多方位及时有效地为在校学子答疑解惑。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