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位院士受聘为我校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文:杨丽可 陈希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 时间:2016-12-30 9214

  12月25日、27日,龚惠兴院士、方滨兴院士、吴一戎院士分别受聘我校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助力“双一流”建设。校长李言荣、校党委副书记王亚非会见院士们,李言荣为他们颁发聘书。

  李言荣代表学校对龚惠兴院士、方滨兴院士、吴一戎院士表示热烈欢迎,对三位院士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60周年校庆等情况。他说,学校在“十三五”期间正在大力推进本科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实施理科建设与学术水平提升计划、大力推动与行业发展及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一校一带”行动计划,向“双一流”的发展目标快速迈进。李言荣表示,三位院士分别是红外光电技术的空间应用、网络空间安全、微波成像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研究领域与我校相关学科具有“强关联”,希望各位院士对学校的战略发展和学科建设“把脉”,提出指导性意见,助力学校的发展。

李言荣校长为龚惠兴院士颁发聘书.png

p.JPG

  三位院士对学校的发展成就表示肯定。龚惠兴院士认为电子科大在电子信息领域声誉卓著,特色鲜明,应继续保持学科优势,推动顶尖人才培养。方滨兴院士分析了国内名校的学科建设情况,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吴一戎院士认为,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集聚了一批高层次青年人才,这将是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三位院士表示,他们将支持学校的发展,在学校人才强校、学科拓展、科学研究及国际化等方面贡献力量。

吴一戎院士在讲座中.jpg

  物理电子学院、光电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等参加聘任仪式。

  方滨兴院士、吴一戎院士分别作了题为“定义网络空间安全”“从电子学在微尺度上软硬件融合发展谈技术创新”的讲座,加强广大师生的学术思想交流和碰撞,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开拓学生视野。

 

  相关链接:

  龚惠兴,我国著名红外光电技术的空间应用领域专家。现任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总工程师,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国家863计划航天航空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顾问,973某航天光学遥感项目专家组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是红外光电技术的空间应用,包括用于测量卫星飞行姿态的红外地平仪技术研究及仪器研制、卫星红外成像及成像光谱遥感仪器的总体设计、空间科学实验装置研究及研制等。研究结果在我国气象卫星、通讯卫星、海洋卫星、神舟飞船及科学实验卫星上得到成功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等奖项。其中装载十波段成像扫描辐射计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2000年被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列为国际业务气象卫星,至今稳定运行。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滨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长,信息内容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网络与信息安全专委会副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曾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主任。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四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余次,完成著作三部,文章四百余篇。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一戎,我国著名信号与信息处理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微波成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8年起任国家863计划信息获取与处理主题专家组成员,是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2008年6月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星载/机载SAR信号处理;遥感图像几何与辐射校正;大型计算机信息处理与管理系统(包括高速网络、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大型存储设备、系统软件、数据库、存储迁移软件);机载InSAR系统。长期从事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以及遥感卫星地面处理和应用系统的研究。系统性地解决了一系列理论问题与关键技术,提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编辑:  / 审核:罗莎  / 发布:一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