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人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桃李春风】张旭:“动听”教学三部曲
——记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张旭教授
文:曾菊华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6-05-22 8728

  教室里播放着优美的钢琴曲,文化艺术教育中心的张旭教授端着水杯,站在讲台上笑眯眯地看着大家。上课铃一响,张旭清清嗓子,“同学们,把书和手机放一下,我们来换换脑筋。”大家都被逗乐了,抬起头好奇地看着老师。“上了一天的专业课,大家听听音乐,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

  这是每周一晚上的音乐欣赏课程。在这里,看不到同学们“埋头苦干”——写作业或是玩手机, 90%以上的“抬头率”体现出课堂的魅力。

01.jpg

圆舞曲:轻松愉悦,明快流畅

  魅力的第一秘诀是幽默。张旭在介绍铜管乐器大号时,打趣说:“我们交响乐队演奏大号的李同学,1米92,每次吃盒饭都要吃两盒。”同学们在笑声中记住了大号这个“大家伙”。讲到打击乐器镲,“三道杠的举仪仗,长得漂亮的打小鼓,像我这种平平无奇的就只能在后面打镲了。”说着还演了起来,“chua-chuachua”,夸张的动作、酷酷的声音,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光有笑点可不够,张旭拿出了他的第二法宝——讲故事。音乐是怎么诞生的?钢琴为什么叫“piano”?最贵的乐器是什么?乐器中具有“抒情男高音”和“少女之音”的分别是哪两个?有趣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同学们带着好奇心听完一个又一个故事,轻松掌握了音乐鉴赏知识。

  “音乐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和同学们密切相关的。”瞧, PPT上展示的图片不正是学生交响乐团的同学?听,那一段旋律不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天鹅湖》?当萨克斯名曲《Going home》的旋律从张旭的口中哼出,当进行曲《斗牛士之歌》的曲调在张旭的指间流淌,同学们尽情地陶醉在音乐的海洋中。在课堂上听到熟悉的音乐是多么奇妙的体验啊!

  穿插在课堂中的互动也让同学们乐在其中。

  “把圆号的金属圈都给它掰直,有多长呢?”“可绕地球两圈。”某同学机智的回答让大家忍俊不禁,张旭也被逗乐了,“哪有那么长,但是也有七米哦。”

  “来猜猜这段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木鱼。”“对了,好!”

  “中国对西洋交响乐的贡献有两个,除了刚刚的木鱼,还有就是接下来的这个乐器,大家听听是什么。”“锣!”

  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就在笑声中结束了,大家都意犹未尽。经管学院的徐百歌同学非常喜欢张旭,“这门课可好玩了,老师不仅讲课风趣、引人入胜,知识也很渊博。”

进行曲:严肃认真,激越动人

  别以为《音乐欣赏》只是素质教育课,其实它蕴含着大量的知识和准备工作。精美的PPT、带着解说字幕的视频、经过剪辑的小音频,全是张旭亲手制作的。尽管拥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每一次上课他都会更新或充实教学内容,使其紧跟时代的脚步。

  “音乐是我擅长的东西,我有一肚子的话要和同学们分享,我要把最好的东西教给学生!”张旭说到心爱的音乐和可爱的学生,深情满满。

  想要把最好的东西教给学生,就必须让学生真正“接收”。张旭对学生的要求相当严格,每节课必点名让同学们有些“害怕”。张旭说,“我的最低要求就是不能逃课。”脱离课堂就无法保证知识的系统性,音乐鉴赏类课程注重对音乐的鉴别技巧和欣赏方法,这些都不是自己在课下听听音乐就能学会的,老师的引导至关重要。“点名只是促使学生到课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提问是促进思考的好方法。张旭每节课开始时都会提问,并给回答者加平时分。这样,同学们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并巩固已学知识。“师生之间一起讨论,由单向教授变为双向交流,互相学习才是最理想的课堂。”张旭说。

  如何使同学们更喜爱这门课程呢?张旭的口头禅“换换脑筋”里藏着玄机。人的左脑为逻辑脑,在学习中被频繁使用,听音乐则可以使右脑(形象脑、音乐脑)活跃起来,从而使左脑得到休息,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提高效率。此外,张旭常常在课堂中强调,“歌唱可以调节呼吸,乐器演奏可以增强动手能力,学习音乐可以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听音乐可以刺激脑细胞。”他还鼓励同学们多去听音乐会,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想去听电子科大交响音乐会的可以来找我拿票哦。

  理论作曲专业毕业的张旭,在我校艺术素质教育课程中不仅教授《音乐鉴赏》,还担任《欧洲经典音乐赏析》《钢琴演奏》及研究生《交响音乐名著欣赏》等课程教学工作。“这是将个人专业知识与教学无缝对接。”他这样解读教学对自己的吸引力。

  张旭回忆自己因为羡慕唱样板戏、玩乐器的小伙伴们,由此与音乐结缘;担任团总支书记及辅导员的经历,促使自己走上音乐教育的道路,组建成电铜管乐队之后,顺应学校需求,毅然选择留在成电。虽然割舍小提琴独奏席位对张旭来说并不容易,但是成电需要他,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这个平台需要他,于是他留下来了,一留就是三十年。

  对传授知识和指挥排练极其严肃的张旭,平时对待同学们却十分和善亲切。他把同学们当“哥们 儿”,在他们面前完全没有架子,走在路上常常被学生搭着肩膀。他上课总是带着微笑,课后与同学们在微信和QQ上聊音乐、学习和生活。他还特别无私,把珍藏多年的经典名曲放在电脑里供同学们自由拷贝。张旭对学生的爱和关怀也得到了大家的点赞,每逢节日他都会收到满满的祝福。“和年轻人待在一起,自己也变年轻了!”张旭很享受和学生们在一起的快乐。

交响乐:滋养群英,任重道远

  “音乐教育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必要的,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张旭谈到,音乐实践不仅利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还能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又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大脑控制能力。“音乐教育比数理化更重要,” 张旭引用马云的观点说。

  在张旭心里,课堂和乐团是音乐育人的“双子星座”。参加乐团、选修音乐课和欣赏高雅音乐是他倡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三种方式。

  作为学生交响乐团指挥,张旭带领乐团积极实施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专场交响音乐会高校巡回演出计划,至今已在四川省多所高校及重点高中成功举行交响音乐会61场,在学生中传播高雅艺术,以音乐滋养广大学子心田。

  张旭精心培养着乐团的“孩子们”,从这里中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跨界”英才,其中有《舌尖上的中国》配乐、电视剧《红高粱》主题曲、《芈月传》片尾曲的作者阿鲲;主修计算机,在张旭的建议下从小提琴改为中提琴,进入比利时皇家音乐学院担任首席中提琴手的汪熠;在我校学习萨克斯,毕业后进入TCL研发部,自主制作手机铃声并掘到“第一桶金”的张荣……他们都完美地诠释了音乐的魅力。音乐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也为他们提供了无限可能。

  而担任乐团指挥的经历也对张旭的教学有重要影响。指挥是整个乐团的主心骨,必须熟悉曲子的每一个音才能保证演出的顺利进行,这也促使张旭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着严谨刻苦的习惯。其次,作为经验丰富的指挥,他对音乐有着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融合在教学中,使同学们收获了书本以外的知识。

  “现在每周都有艺术表演,还有艺术家登上成电讲坛。学校艺术氛围日益浓厚。”张旭欣喜地看着学校的变化,希望艺术的熏陶带给学生终身的影响,希望更多有音乐梦想的学生在成电的舞台上展翅翱翔。

  张旭也积极建议、支持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他希望学校的艺术教育主题更鲜明,教学硬件进一步完善,以小班教学丰富课程设置,让更多的学生在艺术教育里受益。

  “我平常就拉拉小提琴,编编管弦乐,做做交响乐团的谱子。”张旭笑着说起自己的空闲时间,还是离不开音乐。当曼妙的交响乐响起,他和学生们都沉浸在美的世界里,幸福而陶醉。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一戈

"